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世界客商大会特刊】工业新城宜居五华展新姿

    信息发布者:村首长
    2018-02-27 19:26:15   转载

    深秋的傍晚,缓缓落下的夕阳撒播着漫天金黄,折射在平静的湖面上闪烁着鳞鳞金光,依依杨柳、五条雕刻石柱、林立的高楼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白天熙熙攘攘的五华县城,开始迎来她另一面的温柔。

    微信图片_20171112105750

    产城融合联动发展促工业新城宜居五华建设加速。图中前景为琴江新城建设开发现场;左上角为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

      深秋的傍晚,缓缓落下的夕阳撒播着漫天金黄,折射在平静的湖面上闪烁着鳞鳞金光,依依杨柳、五条雕刻石柱、林立的高楼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白天熙熙攘攘的五华县城,开始迎来她另一面的温柔。

      跨过车水马龙的省道S228线,走进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的大门,可见浩浩荡荡的下班工人队伍,卸下一身的疲劳,提着刚买的新鲜蔬果,接上放学的孩子,一路欢声笑语,踏上回家的路,温馨而幸福。

      在五华县城,这是天天都有的画面,看似简单而不简约:舒适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蒸蒸日盛的社会发展大局,勾勒出工业新城宜居五华的新姿新貌。近年来,随着构建“一核两区三组团”县域发展新格局的各项部署持续有效推进,“卯足干劲加快发展,下大力气加强治理”这条工作主线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扩大发展新优势,砥砺奋进的五华走上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五华县技工学校建成招生办学,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工人才支撑。

    五华县技工学校建成招生办学,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工人才支撑。

      产城融合发展激发新动能

      五华县城地处琴江河和五华河交汇处,县城中心区发展占据天然的地理优势。一路之隔的五华县经济开发区从建设之日起,便担负起振兴五华经济的使命,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2013年,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五华视察,为五华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开方。“我们按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一边建设好产业园区,引进企业,为县域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另一方面提升县城宜居宜业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各项公共配套服务。”五华县委书记范宜军表示,该县根据产业和县域发展的实际,领会好、贯彻好省委的部署,狠抓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县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不放松。

      以城促产:

      加速产业聚集

      五华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资料显示,该县围绕县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部署,按照建设48平方公里、容纳48万人口的“工业新城、宜居五华”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了县城第三次总体规划修编。特别是中心城区升级改造坚持以贯通城区向外延伸、对内畅通的关键节点为突破口,全力加快琴江河、五华河“两河四岸”筑堤架桥铺路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成了长乐大桥、罗湖堤、员瑾堤、澄湖堤、下坝堤、上坝堤、莲垌堤、水中堤、增塘堤、河东北堤等11个桥梁河堤项目,打通10多段断头路,累计增加有效通车里程20多公里;华兴路、富强路、公园路等15个市政道路项目完成升级改造;建设了长乐公园、老河道公园、琴江广场等7个公园广场项目,累计新增休闲活动场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至14.6平方公里。3D影院、音乐餐厅、星级酒店等城市高端配套服务,以及学校、运动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下班后回到家还有时间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周末还会带他们去看一场电影。”这是在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班的朱女士有规律的工作生活节奏。她告诉笔者说,以前孩子们在40公里外的老家上学,自己则在深圳打工,两头奔波,实在太累。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前年春节回家后看到县城的变化。

      “每次回来感觉变化都不一样,街道整洁干净,交通秩序良好,生活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工业园就在县城里面,不愁找不到工作。”朱女士娓娓道来,她毅然辞掉了在深圳的高薪岗位,回到了五华县城过上了相夫教子的舒适生活。

      老城焕发新魅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默默点赞。

      笔者从五华县相关部门获悉,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建设的水平,还有不断提升的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该县以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借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对城区空间资源、公共秩序、运行环境的管理,同时整合城市管理部门职能,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并以深入开展规范城乡管理“十大专项整治”工作为推手,大力推进“治脏”“治污”“治乱”,为企业落户、工人就业营造舒适的宜居宜业环境。

      “现在广州番禺(五华)产业园转移园落户企业有103家,就业工人大概有10000人。”五华县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赖伟胜告诉笔者说,这两个数字不仅直接体现了产业园区的发展势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产城联动的魅力,因为城市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时尚的消费、便捷的出行、多样的娱乐以及周到的医疗卫生和就学服务。

      据介绍,2012年以来,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新落户的企业有38家,初步形成五金机电、食品饮料、医药制造、家居建材、再生资源利用等主导产业,仅今年签约落户五华的项目总投资额就达174亿元,还有19个项目在洽谈中。这一强劲的发展态势,也促使了五华当地加大产业园区建设投入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该县累计投入大约18.5亿元,加大路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大改善了产业发展的平台和条件。“到五华来投资,我更加看重的是强劲的发展潜力和高效的服务,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粤东总部。”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阳明介绍说。据悉,该项目是五华县自主引进的首个央企项目,以总投资15亿元的规模,在五华招商引资名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以产兴城:

      加速城镇化进程

      “目前,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正加快闲置土地清理和新园区开发建设步伐。”赖伟胜说。

      据了解,在县城总体规划和产城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县委十 2届六次全会上,“一核两区三组团”县域发展新格局发展部署新鲜出炉,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河东工业区、安流工业区和华城电线电缆产业园四个工业园区,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并全部启动建设,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自行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业、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新兴产业。今年5月份,以自行车“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为特色,集居住、生产、研发、物流、商展等功能于一体的自行车智慧产业基地,在河东工业区正式动工建设,成为梅州市加快推进“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战略,高起点打造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抓手。

      产业空间扩大,也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去年,规划面积达15.74平方公里的琴江新城也正式启动建设,14项总投资63.9亿元的琴江新城“一带动、两支撑、三片区” 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至目前,琴江新城发展框架不断被拉开,以奥园广场、碧桂园、御景豪庭、金泰华府、老河道公园等高档住宅小区和城市发展元素的集中区域为中心的3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逐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作为五华县城未来发展核心区域的琴江新城雏形初现。

      随着县城扩容提质工程效益不断凸显,乡镇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依托“三组团”规划,安流、华城、龙村三个中心镇一批品质住宅小区、特色商业街、政务中心、道路桥梁、医院等共计33项计划总投资83.3亿元的项目正全面谋划推进。

    55天,凯达共享单车项目创造了从洽谈到投产的最短时间纪录。图为整车生产线。

    55天,凯达共享单车项目创造了从洽谈到投产的最短时间纪录。图为整车生产线。

      奋勇争先跑出五华新速度

      不久前,五华在梅州市振兴发展考核中以94.75分夺得第一名。近三年来,五华县振兴发展考核在全市排名中,实现从第六名上升至第三名再到第一名跨越式的“三级跳”。

      这是五华面对困难破难攻坚,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结出的硕果,彰显了砥砺奋进中“五华速度”。

      “这个项目合作双方从3月中旬正式接触到5月中旬正式投产仅仅用了55天。”五华县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赖伟胜指着一排排刚下线的共享单车告诉笔者说,这个项目正是梅州市凯达共享单车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穗梅双方加快推进产业共建,按照梅州、五华建设粤台(梅州)自行车产业园的部署,决定把广州的生产线迁到五华来。“当时园区里面没有土地建设厂房,我们正好开展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的清理清查,专门协调相关企业腾出9000平方米的厂房。”赖伟胜回忆说。目前,已经装好了四条生产线,我们的目标是一个月是10万台,年产量是120万台,产值8.5个亿,创税大概是1.25个亿左右。

      在而在华城电线电缆园,五华乡贤曾环坤今年3月31日才签约投资的钢构项目,10月份已经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是本土企业广东冠华传导科技与上市企业杭萧钢构合作,成为梅州首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填补了梅州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空白。同时,这也是当年引进、当年动工、当年建成投产招商项目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速度,在琴江公路、技工学校、人民公园、足球文化公园等众多重点项目中形成百舸争流、奋勇争先的蓬勃态势。这其中饱含着当地党员干部持续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担当,为五华发展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

      “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基本审批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的重大项目与民生工程,在其他条件和申报材料暂缺的情况下,先予受理审批,暂缺材料在承诺时间内补齐。”五华县发改局局长钟冠寰道出了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开辟的“绿色通道”,为此精简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仅今年就争取了6300多万元的中央预算投资,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了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前三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4.45%,综合排名全市第二。

      项目建设离不开财政支撑,但五华作为财政小县的实际,考验着“小财政撬动大发展”的智慧。开源节流,全力保障“三大抓手”重点项目和民生事业发展,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摆在了五华财政人的面前。据五华县财政局局长张裕介绍,围绕固定资产年均增长30%的目标,除了争取上级支持以外,搭建了10个融资平台,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五华县财政局共争取上级新增一般性财力补助36.3亿元,通过压减“三公”经费、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节约整合财政资金9.5亿元,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增加县本级收入25.6亿元,通过各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投入59.2亿元,保障了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最高达6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干部有担当,项目建设有保障,五华发展就有奔头。党的十 9大刚刚闭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就,五华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随着客商大会“三个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振兴发展速度更加可期。

      【砥砺奋进 五年蝶变】

      2016年,在梅州市振兴发展考核中以94.75分夺得第一名。三年来,实现从第六名上升至第三名再到第一名跨越式的“三级跳”。

      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成11个桥梁河堤项目,打通10多段断头路,增加有效通车里程20多公里,15条市政道路项目完成升级改造;建设了7个公园广场项目,累计新增休闲活动场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

      园区建设累计投入18.5亿元,完善路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15年高达60%,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7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目标步步得以实现。

      年均增长l0%以上,在全市排名中一直保持前列,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本版文/图:张炳锋

    责任编辑: 系统


    打赏捐赠
    2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